Vegetable intelligent platform of Putian Hui village of Yuke company in panzhou City
近年来,我市全力发展现代设施渔业,助推传统池塘养殖渔业转型升级,池塘循环水养殖、陆基桶流水养殖、高位池流水养殖等现代设施渔业获得快速发展,有效助推全市生态渔业高质量快车道。
模式一是循环水(流水)养殖。我市将传统池塘升级改造作为渔业转型实施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,在传统池塘增加水体内循环设施设备,带动水体上下、水平交换,增强水底营养参与物质、能量流动,分解底泥及水体有害物质,提升水体养殖承载能力。六枝特区海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,改造提升83.5亩传统池塘,亩产由1吨左右提升至1.5—2吨,增产效果显著。
模式二是陆基桶流水养殖。陆基桶流水养殖由增氧系统、排污系统、循环系统等部分组成,占地面积小、产量高、风险可控。目前全市有陆基桶485个,养殖水体近7万方,产能近1400吨/年,涌现出贵州泓帆、市双桥电站、卓立公司、水城区生态渔业、贵州铖亿虾、盘州营尚等现代设施渔业经营主体,养殖虹鳟、鲈鱼、对虾等名优水产品,优化了水产品养殖结构,提升了渔业产业质量。
模式三是高位池流水养殖。高位池流水养殖主要通过控制水位高度保证水体中的溶氧充足,减少水体浪费,节约水资源。水城区米萝镇菌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,为盘活闲置65亩食用菌种植大棚资源,合作社自2023年底起,对大棚改造为高位池开展牛蛙养殖,年产量可达400余吨。
目前,全市生态渔业方面获批1.2亿元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,有效撬动银行和社会资本金额1.33亿元,建设循环水及路基桶等2个现代渔业设施设备项目。随着项目推进,有效引领全市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近两年,全市设施渔业较快发展,水产品产量逐年提升。2023年,全市水产品产量2481吨,其中设施渔业水产品产量达800余吨,占比超30%;2024年,预计全市设施渔业水产品产量突破1000余吨,占全市水产品产量的40%左右。设施渔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助推了我市生态渔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友情链接
Links